“兄弟姐妹哎,壮家敬酒要唱歌嘞,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兄弟姐妹哎,好比春风过呀过山坡……”伴随广西南宁滨湖路小学覃可欣同学的欢快歌声,小“石榴籽”们的故事会渐入佳境。
8月24日,第十五期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推出“民族团结我来讲”故事会活动(以下简称“民族团结故事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8名来自不同省份的营员代表走上舞台,向138名营员分享家乡“团结花”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剽牛的故事时,陶赫娆还是一个尚未入学的稚童,当时的她还不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一定要剽牛呢?”陶赫娆不明白,她无法将庄重严肃的会场与佤族的传统习俗活动联系起来。
“尽管当时普洱专区已经解放一年多,但内部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陶赫娆的母亲告诉她,在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要用一种各民族都能接受的形式,记录民族团结的誓言,“盟誓建碑,以志其事,这便是举行剽牛仪式的背景”。
如今,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就矗立在陶赫娆的家乡——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自陶赫娆上学后,她不止一次参观过这块誓词碑,在她的心中,碑上篆刻的碑文因其背后的故事而愈显生动。
2020年,8岁的陶赫娆决心从听故事的人转变成讲故事的人。彼时,她是云南省宁洱县直属小学3年级的一名学生。
在民族团结园内与班级同学分享细节,为全校师生讲述誓词碑背后的历史故事,到校外参加各民族团结活动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3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誓言,陶赫娆已不知道看过多少遍,早已烂熟于心。
“我们26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在民族团结故事会活动现场,陶赫娆身着佤族传统服饰,用佤语道出70多年前的誓言。
誓言回荡在礼堂,来自56个民族的青少年端坐在台下,这一刻,历史的光影与现实重叠。
和陶赫娆一样,受家人的熏陶,年仅10岁的覃可欣也早早萌生出“要将故事讲出去”的想法。覃可欣所在的班级一共有54名同学,其中一多半都是壮族,“各民族团结友爱不是口号,这就是我们同学之间日常的相处模式,我想把我们的故事讲述出来。”覃可欣说。
故事想要打动人,必须要先打动自己。5月31日,广西、新疆、西藏三地少年的主题云队会给覃可欣留下了深刻印象。
“云上”视频交流,书信传递情谊,在和维吾尔族、藏族的同学“云交流”时,覃可欣被不同民族间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所触动。“各民族小朋友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热情开朗,有趣的是原来藏族也有自己的藏历新年,这些我之前并不知道。”覃可欣说。
“原来我们少先队员也可以成为民族文化小使者。”覃可欣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进了故事,“亲爱的小伙伴们,让我们牢记习爷爷的话,做一颗小小的石榴籽,与其他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
台下,站在老师身旁的覃可欣是一名腼腆、容易紧张的壮族小阿妹;台上,她穿着红色的壮族服饰,讲起民族团结的故事活泼得像个小精灵,让观众为之动容。
从西藏墨脱公路38年建成通车的故事,到“三千孤儿”与草原额吉的历史佳话,在民族团结故事会现场,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作为一名小台胞,我也曾想过,自己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高山族女孩尚芊依如今找到了答案:“我明白台胞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实习生 卞良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